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随着互联网行业由新兴风口行业成长为传统价值行业,更年轻、更广义的平台经济研究框架在大浪淘沙中逐渐将当年“红极一时”的互联网经济理论与实践框架包括其中。平台经济对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对创新推动、效率提高产生了引擎价值。近年来对平台经济治理的行动在社交舆论中获得广泛关注,讨论热度经久难衰。回首品读互联网平台一路成长的跌宕起伏,一些经济要素特征与时代车辙交互,给出时间的答案。
如何认识互联网平台的本质?
互联网是一种网络。人类社会中存在这样的网络具有悠久的历史。铁路、公路、空运和电力网属于运输网络,而电话、电视再到后来的互联网则归为通信网络。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运输网络搬运的是物质和能源,通信网络传输的是信息和数据。
那么平台和信息网络有怎样的关联?从定义来看,平台是一个线上或线下的场所,具备让双方可以在此场所中进行交易的价值属性。学界观点,平台有三个核心特质:第一,平台上有两个角色,供应商(供给侧)和客户(需求侧),客户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厂商;第二,平台的使用者在互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价值,比如外卖平台上更多的商户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更多的用户会吸引更多的商户;第三,具备进入和退出的壁垒,进入壁垒即“护城河”,是阻止竞争对手的障碍,退出壁垒则决定平台用户的黏性。
进而,互联网公司如果想搭建平台,那么一开始就要思考“护城河”在哪里——靠什么留住客户。壁垒可进一步分为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要满足两个条件:对平台用户有价值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退出壁垒则是平台要有留住客户的核心价值,能够留住客户。
业界有一个“知名”公式: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这个公式就是从更加具象的产品层面,相对量化产品的“护城河”和壁垒,“新体验”指的是进入壁垒,“迁移成本”则是退出壁垒。某种程度上,壁垒的存在间接引发了平台经济实体在价值创造选择上的“煎熬”。
互联网平台的显性经济效应有哪些?
互联网平台所具备的四种经济学效应分别是: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双边市场效应。
规模效应指商业中的规模效应是通过规模的扩张,尽可能地放大企业核心资产或人力资源的效益。规模经济的效益来自分摊到每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的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在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大型公司占主导地位,比如钢铁、汽车、家电行业等。
与传统行业不同的是,互联网行业的固定成本低,同时不会有物理设备限制产能,因此边际成本可以无限趋近于0,显著放大了规模效应。
那么,“巨无霸”互联网平台是否可以凭借规模效应无限延伸?
主流理论认为,互联网平台的规模效应是不可能无穷大的。核心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随着用户量级和数据量级的上升,互联网公司需要新建机房和服务器,固定成本会阶梯状上升;二是只要涉及线下,就会受到物理空间制约;三是小企业会以差异化竞争的方法有效抵抗大企业的规模效应,因为规模效应的前提就是相同的产品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