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1602 公司新闻 0 最新签约 10 行业动态 442 档案库 1135

北京互联网法院“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入选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

时间:2022-01-19   访问量:1212

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评选结果(点击查看详情),授予8家法院的改革举措“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北京互联网法院“一统领四依托三闭环”创新升级“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成功入选。



一起来了解一下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改革创新举措



“一统领四依托三闭环”

创新升级“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

北京互联网法院



2020年7月前北京互联网法院案件受理情况



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案件中,图片类著作权案件占著作权案件比重超过一半以上,批量案件特点显著。



利用互联网优势

开展类型化纠纷诉源治理调研



为从源头上化解互联网著作权等涉网知识产权纠纷,北京互联网法院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网上政策研讨、网上问卷调研、网上在线协同等工作,2020年7月,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图片版权类案件,探索形成了“党委领导、府院联动、规则引领、多方参与、科技支撑”的“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治理模型。



“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治理模型



1

“双链对接”:大大提升便民诉讼质效



北京互联网法院与北京版权保护中心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拓展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的应用场景,与北京市版权保护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跨链对接市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链”,即可跨链获取上链数字登记证书,权利人到北京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取得版权登记证书,版权登记证书对应的数字登记证书数据即同步存入“版权链”,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天平链”与“版权链”进行联通对接,当事人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进行要素式立案时,输入登记证书编号等信息,可立即获取上链数字登记证书进行核验,并可跨链调取北京版权保护中心存档的图片版权登记材料,大大降低权利人举证难度。

当事人立案时进行数字登记证书核验

北京互联网法院通过“天平链”与北京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链”双链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图片权属、授权审查,出台类案审理问答,形成版权司法审查的确权规则,实现司法认定标准与行政版权登记监管标准“双标统一”。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可依职权调取北京版权保护中心存档的涉案图片版权登记材料,包括原图、权利归属说明、权利保证书、作品说明书、作品登记申请表等,并进行区块链跨链验证,实质化提升庭审质效。



2

“诉非云联”:

调解前置助力版权纠纷早化解



“e版权”诉非“云联”机制

搭建版权非诉调解平台,并以该平台为支撑建立以 “e版权”诉非“云联”机制:“诉非”代表解决纠纷的方式,“诉”代表诉讼,“非”代表非诉讼;“云联”也就是以各自平台对接为基础,进行线上的互联互通、深度联动,通过“云”打通诉讼与非诉讼,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版权纠纷化解。

北京互联网法院在线非诉调解平台

当事人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可一键进入在线非诉调解平台接受专业组织的“云端”调解;非诉调解成功纠纷可优先进行司法确认;非诉调解平台设立法院“云工作站”,法官及时在线提供专业指导。

“仙鹤”插画著作权案件调解现场

“不需要注册登录,输入六位数字调解码,我就能直接上线进行视频调解,更不用去北京打官司,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远在湖北的当事人李某说。这起涉及“仙鹤”插画的著作权案件,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何剑华负责调解,在她专业的调解疏导下,短短2个小时,这起案件就达成了和解协议,即时履行完毕。

为推动在线调解一体化运行,北京互联网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云调E+”非诉平台。29家特邀调解组织以“开店”形式统一入驻,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在线调解服务。如此前已成功化解的一批图片版权纠纷,涉及15名摄影师、6万余张图片,准备起诉案件高达4060件,利用“云调E+”非诉平台,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揽子和解协议。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做医疗 不只卖药

下一篇:传媒互联网行业2022年展望: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