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庄滨滨 上海报道
6月2-3日,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承办的“链接未来——浦江创新论坛区块链发展专题论坛”在上海徐汇开幕。来自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上海交大、中国建筑学会、多伦多大学的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区块链的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监管举措、未来发展展开探讨。
论坛现场。
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的智能合约,可催生广泛的去中心化应用,如物流与供应链、建筑全生命周期、房屋租赁、保险、跨链、游戏等。区块链会不会像互联网一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龙凡认为,区块链的真正价值是“信任机器”,它以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模式确立了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更改的分布式账本,让社会生活中稀缺的信任通过这一数字技术确说立起来,一旦它被推广运用,有望重构生产关系,大大地解放生产力,其意义不啻于前两次的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龙凡。
在区块链场景应用方面,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阐述了“区块链+建筑”的现状。他说,从建筑行业和应用的角度出发,区块链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结合了众多技术的数据库,其独特之处在于能解决跨主体的数据交流问题以及能协助建立低成本的诚信体系。区块链并不直接保证数据真实性,但提供了信息溯源的真实性,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与证明材料,最终提升项目效率与可靠性。据了解,去年9月,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与上海市建筑学会、浦发银行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区块链在建筑生命链管理和银行仓储质押、存证、溯源等区块链应用上的落地探索。
就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颉认为,工业互联网是将产业相关的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产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的技术和形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以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服务设施,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数据确权、可信数据与交易、隐私保护等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