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岳麓峰会如约至。七年之“养”,八度“湘”逢。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16日上午开幕,大咖逐“麓”,令“网红”长沙再次聚集世界目光。那么,岳麓峰会与湖南互联网产业,究竟走过了怎样互融互联彼此成就的过去,又将如何走出新局面?
本报长沙讯 4月16日上午,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在长沙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宣布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致辞。开幕式前,许达哲、毛伟明会见了出席峰会的嘉宾代表。
省领导乌兰、张剑飞、张宏森、陈飞出席开幕式或参加会见,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主持开幕式。张平文、徐直军、熊晓鸽、姚劲波等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或参加会见。
会见中,许达哲代表省委、省政府欢迎大家来湘出席岳麓峰会,感谢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长期以来给予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发展,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新经济等新兴业态,着力推动人才集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互联网产业成为了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三个“新发展”要求,牢牢抓住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支撑,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希望大家继续发挥独特优势,携手把岳麓峰会打造成汇聚互联网行业发展资源、催生交流合作机遇、展示推介湖南产业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平台,为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加快数字湖南建设、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湖南热忱欢迎广大互联网企业和人才来湘投资兴业,我们将持之以恒地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更多企业在湖南做优做强做大。
毛伟明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湖南抢滩布局数字经济,强化规划引导、平台支撑、市场主导和创新引领,移动互联网产业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数字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呈现出蓬勃发展、后劲十足的态势。当前,湖南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积极抢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热忱希望广大业界人士参与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数字赋能进程和加快数字产业化步伐,发挥产业、创意、人才、创新等优势,助力湖南培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让广大群众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湖南将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投融资、要素保障、市场拓展、行业监管等政策措施,打造最公平的法治诚信环境、最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本届峰会围绕“三高四新”战略,紧扣“智链新百年,云聚新高地”主题,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行。活动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华为、橙行智动、达晨创投、长步道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大咖在岳麓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远东控股、三一重工、中车株机、华菱湘钢、铁建重工等企业负责人参加圆桌论坛。其他专场活动采取“7+1+1”模式,即7个长沙市内专场,1个娄底专场和1个交流活动。峰会主会场设梅溪湖,同时在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马栏山、山河智能、58小镇、岳麓书院等地设分会场。
岳麓峰会自2014年举办以来,今年已举办至第8届,成为助力我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22%,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
记者冒蕞孙敏坚刘笑雪
观察
岳麓峰会规模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
本报长沙讯“今天来到现场感觉挺惊讶的,看到岳麓峰会发展得越来越大,创业氛围也越来越好。”4月16日,在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现场,一位参会观众告诉记者。
今年岳麓峰会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全面展示湖南互联网产业发展成就以及举措成效,聚焦长株潭“一体化”和湖南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和去年一样,今年将采用线上分享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除在梅溪湖金茂精选酒店设置主会场外,还分别在多地设置分会场。举办包括开幕式及岳麓论坛、“7个长沙市内专场+1个长沙市外专场+1个交流活动”及在线虚拟展厅、在线招聘会等在内的多项专场活动。
今年大咖中,岳麓峰会新老朋友相聚一堂。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58同城CEO姚劲波,华为副董事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达晨创投合伙人兼总裁肖冰,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总裁李四清。此外,还有来自长株潭智能制造领域负责人,如三一重工向文波、湘潭钢铁喻维纲、中车株机徐海霞等。
从2014年300人参会到2019年3万多人火热报名,从最初6名湘籍大咖到2020年400位重量级嘉宾,岳麓峰会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品牌盛会以及长沙和湖南互联网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2014到2021,走到第8个年头的岳麓峰会不断迭代升级——规模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话题从O2O、AR、移动生活、共享经济、人工智能、数字新经济,到今年的“智链新百年云聚新高地”,观点越来越新,主题越来越潮。
互联互融,于斯为盛。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连续7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CSDN总部项目、万兴科技总部项目、文思海辉区域总部项目、百度ARM云手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长沙。目前已有超过30家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在长沙设立了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去年长沙软件行业企业新增超过4000家,企业总数3万余家,长沙市共签约引进软件产业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近120亿元。去年全市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24859件,同比增长16.0%,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2020年,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22%,共有150家互联网及软件企业营收过亿元,其中过十亿元的近30家。
记者李琼皓陈张书
链接 大咖论长株潭“一体化”:
想生存下去就要走智能制造的路子
本报长沙讯4月16日,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在长沙开幕,作为岳麓峰会的老朋友,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这次担任峰会圆桌论坛的主持人。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通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一体化布局是关键。这次圆桌论坛对话,多位嘉宾围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长株潭“一体化”。
徐少春介绍,三一重工是长沙的,中车株机是株洲的,华菱湘钢是湘潭的,把这些企业聚集起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同时涉及制造业领域的三一重工是工程机械行业,中车株机是轨道交通行业,华菱湘钢是钢铁行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只有现代信息技术跟制造业融合,才能更好地带动国家经济再一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三大产业集群同位于湘江东岸,同属长株潭地区,产业有错位,也有互补。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当务之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向文波说,未来,三一重工将力争做智能制造转型的标杆,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不做淘汰者。
“作为老牌国企,想要生存下去,就要走智能制造的路子。”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喻维纲分享了华菱湘钢的“5G+智能制造”之路,“让设备开口说话,让机器自主工作,让员工更有尊严,让企业更有效率,是我们对智能化改造提出的要求。”
科技推动突破,目前华菱湘钢一个月的产量就相当于1997年全年的产量。未来,华菱湘钢将进一步迈入智能化改造新阶段,担当“三高四新”战略的排头兵。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海霞认为,应将信息技术贯穿于研发、制造、供应各层面。
“新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我们从产品研发开始就必须考虑的要点。”徐海霞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信息技术现已深刻贯穿到中车电机的各个部分,并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方面都得到了落地。
记者李琼皓陈张书
大咖声音
“中三角”会成中国的第五极
创新链与产业链一定要对接。数字经济不能只看GDP,那是不够的,需要从多元多角度多方多维来评估,才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能力驱动是最好的,其次是应用驱动,最后是基础驱动。长沙现在走的路,基本上是应用驱动。
用不了多长时间,“中三角”就会成为中国的第五极。长株潭融城“融”得有多快,决定了未来在第五极中的战略地位。
湖南要发展数字经济,长株潭融合是非常重要的。长株潭的产业发展有优势,比如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同时,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自主可控这些,一定要发展,而且还建议把这些看成是“一个产业”,不能太分散,并且通过它们给其他行业赋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另外,创新链与产业链一定要对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