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一组织辖区内内展开实施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网安周活动。作为主要活动之一,9月6日,“IPv6及下一代互联网安全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论坛以“创新安全驱动未来”为主题,积极探索网络安全与IPv6融合创新,共研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和新生态。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性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海量的地址资源,还为网络能力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基础支撑,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基石。
“IPv6不但可以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能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方面进一步扫清障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教授黄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应用,解决网络抵制资源数量限制成为IPv6提速部署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黄涛看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下的5G、AI时代、云计算、数字政府、智慧金融、物联网等多样化特色场景应用,都对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IPv6标准下的互联网建设对承载网络带来的高吞吐能力和更高效的传输策略符合发展要求。
“这在带来无时无处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真正宽带网的同时,其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黄涛说。
而实现巨大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确保IPv6尽早形成规模效应。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已完成170多万固定宽带用户和500多万移动用户的IPv6接入,获得IPv6地址的终端占比超过70%。
根据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的《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2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2022年推进IPv6部署的相关工作目标为:到2022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7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1.8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13%,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4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让互联网地址资源数量限制矛盾一再凸显,同时随着应用场景呈现爆炸式发展,万物皆可互联正在成为可能。黄涛认为,这就需要通过提速布局IPv6实际和商业化应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更趋兼顾安全的基础上,迸发更大经济效益。
根据《安排》,今年将深化中央企业行业系统、金融机构、工业互联网平台、农业农村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交通数字化设施、水利行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化、应急管理业务系统和终端、电力企业统一互联网出口、全媒体传播体系应用等多领域的IPv6升级改造。
此外,《安排》还提出要提升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外网IPv6支持能力、拓展政府网站和政务类移动客户端IPv6改造广度和深度。推进大型商业应用IPv6放量引流、深入开展商业应用IPv6支持度测评通报、强化应用分发平台和电信业务IPv6入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