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1602 公司新闻 0 最新签约 10 行业动态 442 档案库 1135

“互联网系”密集增资 小贷行业洗牌加剧

时间:2022-01-07   访问量:1206

一段时间以来,包括京东科技、美团、腾讯、字节跳动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平台纷纷增资旗下小贷公司。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对全国性网络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门槛,同时也说明,贷款业务目前仍是巨头金融业务的重点构成。

分析指出,网络小贷具有全国范围展业的资质,与巨头的互联网属性高度匹配。消费金融牌照2021年批设有所放缓,选择小贷牌照进行增资以实现规模扩张成为部分巨头的现实路径。互联网巨头携资金和流量优势切入小贷行业,将使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

巨头增资动作频频

日前,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小贷”)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50亿元,增幅66.67%。这是京东小贷2021年第二次增资。此前的2021年8月,京东小贷注册资本由16亿元增至30亿元。

不止京东小贷,一段时间以来,包括美团、腾讯、字节跳动在内的互联网平台纷纷增资旗下小额贷款公司。

2021年8月,美团旗下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6月,字节跳动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亿元变更为50亿元;4月,腾讯旗下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5亿元变更为50亿元。

而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其中,2020年4月,苏宁金融旗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40亿元追加至60亿元。2019年10月,蚂蚁金服旗下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80亿元追加至120亿元。2018年7月,度小满旗下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增加至70亿元。

合规经营谋全国展业

对于多家巨头的增资举动,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对全国性网络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门槛。同时也说明,贷款业务目前仍是巨头金融业务的重点构成。

2020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注册资本作出明确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互联网平台企业增资旗下小贷公司,首先是满足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展业的合规指标,符合监管的注册资本、杠杆率等政策制度要求,其次是增强业务发展、资产提升的可持续性,此外也是对冲可能发生的业务风险,夯实合规经营基础。”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说。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平台开展贷款业务主要依托消费金融牌照和网络小贷牌照。虽然部分平台已成功申请到了消费金融牌照,但目前来看消费金融牌照不会大面积放开,且申请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未来网络小贷牌照仍是互联网平台发放贷款的重要主体。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分析称,多家巨头选择将旗下小贷公司实施增资,一方面表明贷款类业务仍是巨头金融业务的重点构成,另一方面也表明在2021年消金牌照批设情况尚未明朗的情况下,选择小贷牌照进行增资以实现规模扩张成为部分巨头的现实路径。

车宁表示,网络小贷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建构完整生态、打造业务闭环、保障数据安全甚至提升企业估值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没有其他信贷资质的情况下,网络小贷牌照对于其提升业务合规水平,防范监管风险方面颇有价值。此外,对于背景资源雄厚、业务场景丰富、客户流量充裕、技术实力强劲的企业来说,网络小贷牌照有很强的加持作用,可以凭此布局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信贷服务,在消费金融“红海”之外开辟业务增长“第二曲线”。


上一篇:互联网算法推荐有新规 大数据杀熟或将不再有

下一篇:聚焦《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五大看点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