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1602 公司新闻 0 最新签约 10 行业动态 442 档案库 1135

互联网与文化外译优先规划战略

时间:2021-12-17   访问量:1252

文化外译是国家软实力提高的重要途径。目前文化外译面临数量多、接受差、投资多、收效少等窘境,亟须利用先进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翻译过程(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线翻译、云翻译、翻译项目管理)和翻译形式(如众包、众筹)等方面的新突破,促成了文化外译理念和方法创新机遇。“外译+互联网”模式以文化外译为核心,视互联网为辅助工具和文化传播媒介,基于大数据进行预测和决策,全面考察外译要素之间的动态博弈,优化整合各类翻译资源,通盘思考文化外译主体、受众、时空、方法、客体优先规划序列问题,为中国文化外译探索整体战略出路。

  主体优先规划,即从资源投入和效果产出角度对中国文化外译实践主体优化组合的战略思考,可整体设计为:人机互助外译>中外合作外译>中国译者外译>机译。人机互助外译优先,因其充分利用互联网、语料库、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管理,突破了人译在时空和个体思维上的局限,优势明显因而居首。中外译者合作优先于中国译者独译,因其利于充分发挥双语言双文化专家优势,避免从母语译入第二语言存在的不足。机译技术尚不完全成熟,居末位,且可据文化外译本身特点设优先序列如下:机助人译>人助机译。因机译技术虽发展迅猛,但仍有诸多缺陷,需辅以人工译前和译后编辑等。

  受众优先规划,即针对外译产品接受媒介分布和接受者需求优化传播方式。可分两种优先序列。一是对于普遍受众:网民>影视观众>广播听众>书籍报刊读者。网民为首选服务对象,因网络能以多模态形式全息传播,传播面最广;影视较为形象,居次;广播较便捷,居第三;书籍报刊是传统载体,仍占相应份额。二是对于个体受众:个体受众>特殊受众>普遍受众。这一序列的受众范围由小到大,特定条件下特定受众的特定需求优先,使文化输出格局变粗放为精细,实现精准传播。

  时空优先规划,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分时段、分方向、分地域为中国文化外译编制未来几十、上百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首先,外译时间规划关涉外译何时的中国文化和何时外译中国文化,前者拟设优先序列为:现当代文化>近代文化>古代文化。即以现当代为主,近古代为辅,以求增进他国对当下中国的了解。后者拟设序列为:己需当下译>他需未来译。原因是我们既要为自己最需译出的文化找准时机,又要学会战略期待,将最好的东西留待对方真正欣赏时高价译入。其次,从外译产品接受效果来看,外译发起地优先序列拟为:境外外译>跨境外译>国家外译>地方外译。境外外译能充分了解目的语文化,投其所需,故效果最好。跨境外译包括语言接触区外译与跨境语言合作,能因地制宜,效果居次。国家外译有专设机构,融外译与外宣为一体;而地方外译重在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服务当地经济。不可否认,外译空间界限会因互联网的整合而渐趋模糊。再次,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地缘状况,可据相对文化距离和地位,设优先序列如下:非汉语或欠发达弱势文化圈>中等发达文化圈>汉语或发达强势文化圈。非汉语文化圈(如“一带一路”中亚地区)与汉文化距离大,应为外译优先方向,以实现语言与民心沟通;语言服务业欠发达国家应优先,中等发达国家次之,欧美等发达国家殿后;汉语译入弱势文化圈为下向翻译,容易产生影响,当为首选。


上一篇:华微世纪董事长彭波演讲: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的修炼心法

下一篇:腾讯说的产业互联网不是产业互联网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