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昨天(12月9日),工信部在其官网发布通报称,11月3日,工信部针对多项违规行为对一批APP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进行了公开通报,截至目前,尚有106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工信部组织对上述APP进行下架处理。
监管部门对存在违规行为且未整改完成的APP进行下架处理,是近些年来的常见举动。只不过每每此类新闻一出,人们仍然会报以关注。这是因为监管部门每一次的整治工作中,总会有为人们所熟知、所常用的APP出现在处理名单上。也因此,人们聚焦于此,则是在关心自己所参与的互联网生活是否仍旧安全可靠。
用户在APP上的任何行为,都会被互联网公司所记录,这是互联网生活的默认设置,也是“大数据”的直接来源。在当下,由于涉及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完善速度远远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这使得那些已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被商业变现,并因利益诱惑,促使着互联网公司仍旧存在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一系列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全球范围内,针对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数据的处理,欧美各国已达成了要加大行政监管力度的共识。此前,美国脸书公司(Facebook)就用户隐私保护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和解协议:认罚FTC就其泄露5000万用户数据行为的50亿美元罚单;在董事会成立“隐私委员会”,负责公司数据保护和风控工作;加快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其他整改,FTC有权对其进行新的隐私保护限制。在事发时,欧洲隐私监管机构同样考虑对Facebook的数据泄露事件处以高达16.3亿美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