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时来运转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话用来形容当下的互联网行业再合适不过。过去十年,互联网公司吃着流量红利、享受着税收政策保护,刷新着一个又一个市值记录。但时代不会永远青睐一个行业,互联网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冬天”。这也体现在三季度财报上。
过去,以赚钱能力强著称的阿里三季度净利润285.24亿元,同比下降39%;而以高成长闻名的拼多多收入215亿,远逊于市场预期的265亿。三季报发布后,最值钱的十家互联网公司在一周内市值总计蒸发了超过 850 亿美元。
互联网公司三季度业绩集体“拉跨”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互联网的无序扩张迎来的史上最强监管,盈利能力被大大限制;另一方面,互联网经过二十年多发展,其流量也正触及天花板。
随之而来的互联网广告增速放缓、监管下难以提高的平台变现率、被逐步取消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正在诉说着一件事实——互联网的白银时代已经来临,平台躺着的赚钱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 01 /
再见!野蛮生长的互联网
没有人会否认,属于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正在远去。
去年,是诸多互联网公司最巅峰的一年。彼时,各大互联网公司伴随着三季报的发布,股价开启上涨模式。有数据显示,2020年互联网相关基金涨幅均超过30%。
但好景不长,在今年2月触及高点后,相关互联网公司正式进入下行区间。港美股的互联网公司集体萎靡,大半的公司股价距高点腰斩,其股价表现让读懂君想起《叶问》中的经典台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当下,不仅是股价不能打,就连业绩也不能打了。
三季度,阿里净利润为285.24亿元,同比下降39%,远低于预期的332亿,阿里一夜从优等生变成差生;腾讯也迎来了十年来净利润的首次下滑。
要知道,腾讯、阿里是互联网行业里公认的两家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有多强?2018年华为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超过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总和。但在赚钱能力方面,华为的利润率不及腾讯一半。
能赚钱的公司赚的钱少了,过去讲成长故事的公司日子也不好过。就拿拼多多来说,三季度,拼多多收入215亿,远逊于市场预期的265亿,同比仅增长51%;最重要的是,GMV的增速也在放缓,根据海豚投研测算,三季度拼多多的GMV同比增长约30%,远低于市场预期45%左右的增速。
除了拼多多外,B站的风头也大不如前。三季度,B站营收5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亏损却继续扩大,净亏损为26.9亿元,同比扩大67%,环比扩大了88%,亏损幅度大于营收增长速度。
腾讯和阿里是过去二十年互联网行业的毋庸置疑的龙头,而拼多多和B站则是近两年来互联网领域的当红“辣子鸡”。它们尚且如此,其他互联网也不用多说。从表面看,互联网行业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从本质讲,都是互联网渗透率到顶的结果。换句话说,互联网的问题更多是内生性的。
赤裸裸的业绩变化,也正在预示着一个事实:过去长达20年的互联网红利正在消散,互联网的投资逻辑正在面临更迭。
下一篇:互联网平台之间怎能不“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