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业内人士聊及跨境电商,绕不开的话题一定是亚马逊电商的“封店潮”。从今年五月份开始,网络上陆续有跨境商家、企业吐槽亚马逊正在进行的大举“封店”行为。而一份来自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在亚马逊平台上被封店的中国卖家超过了5万。
无论是行业头部“大卖”或者是新起步的“中小卖”,在亚马逊电商的“封店潮”面前可谓“人人平等”。有“大卖”告诉懂懂笔记,六月底,公司旗下50多个店铺在一夜之间遭平台封禁,目前原因仍在检查中。
也有“小卖”透露,自家刚刚经营了一年、销量稍有起色的店铺,莫名其妙收到了亚马逊后台ODR警告,显示存在封店风险;有的商家甚至连警告都没有收到,天一亮——店铺就没了。
某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管理人员透露,目前园区内近百家入驻的电商企业,没受到亚马逊“封店潮”影响的只有二十几家。每当有电商企业店铺遭亚马逊封禁,总能听到办公区员工此起彼伏的“哀嚎”声。
那么,这股“封店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规模扩张太快,库存积压太重
深圳的电商行业,这一次受影响最为严重。根据Marketplace Pulse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亚马逊上面的中国卖家当中,深圳占了将近32%。其中龙岗区的坂田与平湖更是国内知名的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地,传奇“大卖”大都诞生于此。
随着懂懂笔记联系到多位坂田、平湖的跨境电商企业后,也了解到这轮“封店潮”背后对相关企业以及商家所造成的诸多影响。
“公司旗下十个店铺,都是六月底被‘狗’(封店)的,实在太可怕了。”在龙岗一家贸易公司任跨境电商运营主管的管晖告诉懂懂笔记,为了降低风险,他们这类跨境电商企业普遍都会拥有数套账号,以及几十甚至上百个亚马逊网店店铺。
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中一套账号、一家店铺遭平台封禁,影响企业整体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