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看过太多的观点: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互联网的本质是消除信息差;互联网的本质是引领行业变迁,人类进化的工具...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互联网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不断的去揣摩其中的奥妙。而最近,偶然看到宋文群老师写过的这样一句话:
“拼多多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所谓的社交电商,社交只是其助推器,但并非主要原因。”
这句话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拼多多的思考还停留在“术”的层面,还在分析他的增长套路与社群运营玩法。但真正驱动拼多多能够在五年时间内,超越淘宝日活用户数成为中国第一大电商平台的,其实是在“道”的层面:
抓住行业内暗流涌动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合理的手段去化解这种“矛盾”,将积攒已久的“矛盾”势能转化为动能,驱动自身商业的快速崛起。
拼多多抓住的主要矛盾有三点:
物流:在于健全的城市物流供应链体系,与落后乡村物流供应链体系的矛盾;
买家:通过线上渠道极易获取的城市电商用户数据,与无法可循的乡村电商用户画像的矛盾;
卖家:供货量大品类完善,订单增长乏力的传统电商卖家,与供货量低但品类垂直,出货成本极低的乡村电商卖家的矛盾;
拼多多CEO黄铮的智慧一方面在于,能够从传统市场的电商市场竞争中跳出来,去选择竞争的背面,即矛盾点。并在矛盾点中找出撬动转变的支点,即势能。并将势能通过标准的互联网手段(虽然拼多多的拉新与留存玩法无所不用其极,但并没有创新)放大,即动能,最终将动能通过规模效应转化为商业价值,实现拼多多的成功。
不被大众化的认知所影响,发现关键突破口并坚定不移的进攻的人,是极其少见的。
而那些能够做到快速增长,从看似红海的领域找到突破口,并迅速占据行业头部位置的互联网产品或企业,往往靠的正是这种找到“矛盾”点,并坚定不移进攻的勇气。
挖掘并找到“矛盾”,消除并化解“矛盾”,正是互联网发展的规律,甚至是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