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最阴暗的一面,不在广大网民的屏幕里,而在内容审核员眼前。”加州大学教授 Sarah T. Roberts在《屏幕背后》所描述的这个职业,正越来越高频的出现在大众视野。
血腥、色情、暴力、诈骗...内容审核员充当了互联网“过滤器”的角色,据南方+记者了解到,一位内容审核每天平均要看2000条以上的内容,最快要十几秒判断处理一条信息,尤其今天互联网传播已经不局限于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音频等内容大量产生,对内容审核提出了更复杂的要求。
2020年7月,我国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将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认定为新职业。在这之前,小贤已经在这行做了四年,她是电竞生态聚合平台比心的一位审核运营。“做这个职业,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比如一些信息单独来看可能没什么问题,通过一些方式组合在一起会有不同的含义,这对审核员个人的知识广度和敏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内容审核的规则和标准是不断在变化的,一些直接表露色情、血腥的内容反而容易判定处理,最考验审核员能力的是边际更模糊的“灰色地带”,而这往往是各互联网平台投入人力最多的部分。
比心内容审核团队
“比心有近400人的团队在做内容安全工作,围绕反垃圾、反欺诈、反作弊建立了安全风控体系,人力基本是7*24小时轮班制工作。”易明加入比心内容审核团队较早,他对平台风控体系的建设体会最深。内容审核并不是一个很容易体现工作成果的部门,但对于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却是必不可缺的一环。对从业人员除了专业能力和经验上的要求,心理耐受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验。“人的心理和情绪是有阈值的,每天要接触大量的负面、违规信息,尤其对于新人来说,很容易跨不过这个坎。”
上一篇:互联网医疗,火了更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