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的、肆意无忌惮的互联网旧时代落下帷幕
监管层对泛互联网行业的整治还在升级。
8 月 3 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发文,将网络游戏比作新型 " 毒品 ",点名腾讯《王者荣耀》," 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 精神鸦片 " 竟长成数千亿产业。
受消息面影响,当日游戏股重挫,腾讯一度跌超 10%,网易跌超 15%,中手游、心动一度跌超 20%。
在该文刊出后几个小时,《经济参考报》将文章标题改为《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重新上线,并删除了 " 精神鸦片 " 等激烈的提法。
当天,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仍在继续推进,游戏企业也在积极落实各项防沉迷工作,要用客观、理智的态度去看待游戏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在此前一天,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 。
《意见》指出,要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管理,健全完善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加强网络算法研究和引导,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
其实,要整治的不只是游戏,7 月初滴滴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APP 遭下架,紧接着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明确指出要加强中概股监管,随后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规定超百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进行申报……
一系列的信号表明,整个泛互联网行业的逻辑,很可能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不是半开玩笑的 " 凡是不利于生娃的都要被整治 " 可以概括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互联网行业的规范和治理并不是中国监管层单独的行动,各国政府都在同期对有关行业和企业进行了严厉整治,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 " 治理风暴 "。
在新形势下,泛互联网行业需要全面积极的配合监管,尤其是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领导的著作、文件和官方媒体的有关报道。从近来监管层的各项政策举措来看,很多都是早已言明,并公开发表的,只是当时并未引起行业和社会的足够重视。